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详细内容

立足观察 发现儿童的伟大——西溪幼儿园教师观察案例分享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1 16:25:49 浏览次数: 【字体:

       为立足儿童本位,追随儿童视角,有效地支持儿童的游戏活动,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孩子的需求、兴趣、价值,更好地推进游戏的开展,提升游戏的质量。9月20日中午,西溪幼儿园全体教师开展了游戏案例分享活动。


e927a3d******4552a83ca5e11e8244fd.jpg

       诸老师: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刚开始都独自建构,后来慢慢有了合作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观察者、引导者,需要学会放手,适当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

       此活动能很好地体现建构技能,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幼儿不仅能够感知认识积木的几何形状,还能够创建各种各样的主题内容。在整理的过程中,幼儿自己进行了总结,并分类摆放材料。评价中能看到,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评价更能表现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更能体现同伴的观念。

dce342e1f247410c84f8a32017cb0ec3.jpg

       缪老师:在沙水游戏中我们做了一个对比,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幼儿玩的比较单一,但幼儿还是能够寻找各种自然材料,如树叶、小木棒丰富沙水游戏。

       第二次活动中,我们提供了一些低结构的材料,如:松果、树枝、大纸筒等。明显能看到幼儿利用这些低结构材料丰富了沙水游戏。在活动中,丰富的材料不仅能够体现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当然,玩沙游戏多样化之后,表征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85a8a6b0e97f41528ec65dff10bb7d0e.jpg

       陈老师:我以区域中的串珠游戏为例,第一次尝试,幼儿在串珠活动中遇到了困难,并求助了教师;根据第一次经验,幼儿继续尝试,还是以失败告终,串珠掉落;通过不断地调整,幼儿最终成功。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支持策略:

       1. 可以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提供多样的材料,供幼儿进行进一步探索。

       2. 游戏讲评中,邀请串珠成功的幼儿与之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c742f74d3d404197b27320aa987f9fb8.jpg

       陈老师:在游戏案例一中,幼儿沉浸在积木游戏中,从垒高到平铺,再把积木进行分类。通过每次方法的转换,来完成自己的游戏。在游戏案例二中,幼儿经过前面两次游戏经验的整合,并把分类和垒高进行了结合,融入了泥瓦工的生活经验,游戏多样且精彩。

023e860ba9bd463599d4a1f540fee7f8.jpg

       李老师:小班幼儿对情景式的游戏非常感兴趣。幼儿和老师的互动,也能体现幼儿的交往能力。为了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提升幼儿的能力,教师可以以平行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教师需要学会适当放手,幼儿才会出现更加有创造性的游戏。

c3da4e2550b8437586f9670c8195f342.jpg

       季老师: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发现了一块纱布十分感兴趣,视频中能看到幼儿把纱布进行了多样游戏。我根据图式理论解读幼儿游戏行为,发现了游戏中幼儿产生了包裹、轨迹、旋转等图式。

通过幼儿的游戏表征,倾听幼儿游戏的想法,教师将继续留给幼儿充分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通过材料和环境的改变来刺激幼儿进一步的游戏。

4a0b7e903a2d48dd9946fae53f8fdf21.jpg

张老师:刚入园的幼儿在一日活动的过程中,产生了焦虑的情绪,通过对幼儿的观察和关注,对材料的投放、环境的调整,也通过和家长的交流,逐渐引导幼儿告别分离焦虑。

a8a729b41cb141379e4d52b1f91386e2.jpg

       会议最后,马珍副园长对本次案例分享活动进行总结与提升,她认为对于孩子主动学习的方式、能力,孩子的发展,可以用图片进行对比,用视频、具体的对话、行为、照片等形式呈现;教师通过现场观察,孩子的表征中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进一步提供材料支持孩子的探索;观察中更多的看到孩子的品质,如专注、创造、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此次案例分享活动让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以及游戏的重要性,了解到该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同时也拓宽了教师的思维,多角度地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分析,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和策略。只有教师们的游戏精神不断发展,游戏理念更加专业化,才能给幼儿游戏更有质量的支持,实现真游戏、真生活、真样态!

终审:西溪幼儿园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